马上就跑

你猜怎么着,包豪斯革了你的命

虽然不是电影人,但有很多点能戳到我。不是系统地被戳,是一会儿戳这儿一下,一会儿戳那儿一下,可能跟我的生活鸡零狗碎有关,连观影体验也变成散装的。

花三小时看一部电影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奢侈了,以至于最后还是分三次看完。

不是因为有尿点x3,重要的话说三遍。实际上因为节奏相当紧密,每次按下暂停键之前都在数个“再看三分钟就关”的拖延里流连好一会儿,不然可能就得分四五次看完了。

也幸亏不是电影人,不计较历史还原问题大大降低了我的观影负担。

前半段比后半段更吸引我,大概是因为已经知道几位主人公的命运走向,而宴席散场总是过于落寞,不忍卒睹。

由于Jack在静谧悠然的环境里邦的一声开枪自杀,导致在Nellie 往黑暗里走的时候我还以为会被撞飞(那自然就俗了,但氛围的确和Jack的死亡很像)。

Damien的电影说不上令强迫症满足,但整体上前后呼应和宿命感还是蛮强的,每个人物最终的选择和结局在之前都有相应的暗示,或者明示,尤其是那段房屋倒塌论。

Jack和Nellie,had it, lost it, couldn't stand it。聚光灯下站过的人,难免有自己创造了时势的错觉,也难免于被时代抛弃时产生巨大的落差、困惑。

Fay和Sidney,一个远走欧洲,一个回到小剧场。作为曾经站在风口但不曾错把机会内化为自身价值的人,没有享受过极端狂热乃至巨大到令人失去清醒的成功,总还能在一茬又一茬的浪潮中找机会,一会儿站一会儿蹲地那么往前挺。就还是挺符合Elinor的房屋倒塌论,虽然他们不至于是蟑螂,但生存意志够小强。

不就是活着么,做大制片人也是活,开小音像店也是活,是吧Manny。

说起来Manny是我认为片中标准最为弹性,适应力数一数二的角色,要不是有个为爱上头的设定,谁说他没机会再风光一段时间呢......


片中三段“我爱你”,第一段其实我没看明白为什么Jack的台词会遭到嘲笑。影片是在表达默片演员到有声时代的适应不良,观众对Jack的形象所幻想的声音和演员本人对不上(其实我觉得皮特声音真的还好,所以观众的笑我get不到)。

第二段我笑了,但我不确定导演是不是想我笑。Manny用西语说我爱你的时候我笑得比在影院看Jack说爱的观众大声多了,一方面是Manny说Te amo的发音比Jack说I love you让我觉得好笑多了(达米恩有没有刻意摆弄这一点我就不确定了),另一方面是因为Manny和Nellie的爱我共情不了(一方给另一方输血的爱情我从来都消化不良),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习惯性浪漫过敏。这也导致Manny在暗夜里叫了几声Nellie无人应答后飙车逃离的情节使我无比舒适。

Hey, what happened with the "I'm not going anywhere without you"?

好笑,但这更像大活人会做出的选择。

写到这儿发现我还没提包豪斯呢,跑题了,让我绕回来。

我上大学那会儿非常实用主义,我不那么有天分,也没有自发的热情,是一个专心操GPA的无耻混蛋。建筑和设计历史学的考分很高,但也仅限于卷面分,所谓的知识会随着考试完成统统丢出脑子,以至于多年后我的脑子里对各流派和主义的代表人物只剩下非常模糊的印象,好在还记得包豪斯和格罗皮乌斯。据说皮特曾经也是学建筑的,不知道包豪斯这段台词的加入是不是他的主意,但那段台词和眼神戏让我觉得这是他发自内心出来的东西。

包豪斯对简约和功能性的追求在电影里恰好和有声片出现字幕卡退出的时期并行,把设计与艺术服务的门槛大大降低,将更多群体纳入受众范围。但另一方面也由于过度简约而对从业者提出了有些反人性的要求。体现在电影制作上就是其工业化的表现,高度地标准化和流程化对参与者无疑是折磨。声音太大,声音太小,腿里有钢钉,定点错误,在没空调的摄影机室里呆不住。不能说全然是你的错,但假如你不符合标准,就是在浪费成本,就是在谋杀项目。小齿轮不卡合还妄想整部机器为了你做调整,可别做梦了。

Get out if you don't fit in. 相信作为螺丝钉的我们对此都能狠狠共情。

Jack曾经对新事物是那么期待啊。 The old job was boring, we gotta redefine the form, we gotta innovate, we gotta inspire.你看人家包豪斯那么流行,我们电影行业怎么也得来些更炸的新东西啊。

可你猜怎么着,包豪斯革了他的命。


评论

热度(1)